两把测温枪、一瓶酒精、一壶消毒液、一个登记本、一摞宣传单是一个社区卡点的标配,一只口罩则是社区工作人员的防护神器。
今年27岁的董丹妮,是个90后,也是牧野区检察院下沉到社区的青年最美逆行者。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危险她带头上,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可谓一片丹心战疫情,迎难逆行显忠诚。
董丹妮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中,对自己始终高标准严要求;生活中,她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当区委组织部发出下沉社区参加疫情防控阻击战动员令之后,她向家人隐瞒实情,成为一名下沉到茹岗社区的防疫青年突击队队员。父女俩,一个在卫滨区防控一线,一个在牧野区社区卡点值守,爷俩互通信息、互相鼓励,成为新乡市抗疫战线父女兵,诠释了“无战疫、不青春”的奋斗精神。
董丹妮值守的建设路北口卡点,涵盖茹岗社区北三巷、东干道社区服务楼、无线电楼、广电楼、精神病院平房区,旅馆多、租户多、外来人员多、庭院路口多、防控难度大。但她牢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初衷,自参与疫情防控以来,视居民如亲人,把卡点当成家,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在卡点从早八点到晚八点,一值就是10多个小时。苦累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想象,有时忙得喘不过气,站的腰酸背痛,还不敢喝水,生怕耽误了工作。
2月29日,她在卡点为群众办理新乡市新冠肺炎健康通行卡时,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几百张卡需要一张张一项项填写,填错一项就办不成。这一天她和卡点值守人员办理了1400多张卡,虽然累得直不起腰,但董丹妮说,能得到居民群众的认可,再累也值了。
为了严防死守,董丹妮和卡点值守的工作人员近乎累到崩溃,她不仅要站好团员先锋岗,还参加了青年突击队,组织更多的力量开展志愿服务,以解决卡点人员不足问题,努力要把卡点建成示范卡点。
为了劝解不理性不配合,还出口不逊的居民和外地返新人员,董丹妮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解释,争取得到人家理解。并对无理取闹者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
董丹妮说:“我要从自己做起,从一件一件事做起,尽最大努力做好群防群治、联防联治、自防自治,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控阻击战。在茹岗社区,我也学到了机关里没有的实践经验,收获了很多感动,也得到了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