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建设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精神文明 > 家风建设 > 正文

家和万事兴 ——杨庆忠的家风故事

更新时间:2018-07-11 09:14:51点击次数:9169次字号:T|T

家风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在我们家,家风就是“家和万事兴”。今年63岁的杨庆忠,平日里遵纪守法,工作上热心帮助同事,生活中任劳任怨,具有很强的奉献精神、优良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他还有一个崇尚文明、温馨和谐的家庭。夫妻俩夫唱妇随,家庭和睦、邻里和顺、人际和美。儿女孝顺懂事,从不议论人事非,同时也都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小时候,爸妈就教育我要与人为善,团结互助,耕读传家、忠厚立家、家和兴家。出门在外要规规矩矩,别惹事生非,希望我做一个勤劳、宽容、有教养、能靠手艺养家糊口的人;千万不能做好吃懒做、不务正业、无事生非的的人。为此,弟兄俩都学了一门好手艺,哥哥杨庆彪学了一门瓦工、泥水匠;他学了一门木工,都拥有一技之长,这样就有能力选择自已想要的生活。

以前因为家境贫寒,5元钱交不起上高中学费,又没文化又没手艺怎么生活,成为杨庆忠的心头之痛。后来他靠勤劳白手起家,挣钱养活大儿子和女儿,他时常教育孩子,不要与别人攀比浪费,不和身边的人比吃穿,只比懂孝敬、比勤奋、比学习。父母的举动,总能影响孩子,优秀的品质,就是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的。

孝敬长辈、孝敬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幼”,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杨庆忠从1995年5月去企业上班,一干就是20年,早出晚归,兢兢业业,顾全大局,妻子刘素芳任劳任怨,对家里大小事务一个人承担,为了让丈夫在外安心工作,从来就是报喜不报忧,默默地承担着相父教子、贤妻良母的重担,婆媳胜过亲闺女,积极创造条件让家人享受温馨家庭所带来的乐趣与幸福。

杨庆忠家在茹岗家族人少,是小门小户,夫妻两人从不嫌事杂,在茹岗几家人相处都非常和谐,大哥过生日,他就约妹妹一起给哥哥祝生,妹妹杨庆兰有病,老哥俩也勤去看望,子妹仨经常走动,从没红过脸,关系处得非常好。妹妹杨庆兰出嫁后,4个妯娌处得跟亲姐妹似的。杨庆忠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夫妻能共同商量着决定,做到办每一件大事都心情舒畅。

重视教育,以德育人。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杨庆忠这点深有认识,因此,他常提醒自已,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责任感及其生活能力等,处事讲究分寸与技巧,教育孩子学会沟通与交流,学做人、会做事。与孩子平等相处,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活泼、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一双儿女不负所望,考取一本,在校入了党,受到学校老师同学一致好评。二孙女杨思焱学习上也十分认真,考取了双百分,成为班级成绩最优异的好学生,为家族争了光。

深明大义,和睦邻里。杨庆忠在企业、邻里有较高的口碑,他在纸箱厂工作期间,严格管理、公私分明、平易近人、乐于助人,成为二车间职工的“贴心人”。他坚守做人要有原则,尖酸刻薄的话不说,损人利己的事不做,人活着别缺德,别失信,别没有良心,要堂堂正正做人,本本分分做事。杨庆忠下岗失业后,也没有怨天尤人,靠心态平衡、不乱生事给家庭带来欢乐。我不想赞美谁,不想诋毁谁,只想说句,人无完人,事无完美。有一句话说的很好,茹岗,再不行也有你一份,外面再好也没你的份,做一个爱家人、爱茹岗有良心的人吧!

让杨庆忠很欣慰的是儿子女儿都很争气,儿子杨峰本科毕业后在一家企业上班,拿他的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儿子不仅交上了五险一金,还当上了负责生产、技术的高管,配上了专车,这是儿子赶上了新时代好时光。杨峰感慨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作了一首小诗:“饮水思源当感恩,教子有方好父母,孝悌二字常记心,和睦乡邻心气顺,勤俭持家家声振,凤岗杨氏好儿孙。”(胡学海)

(编辑:rgsq2)

家风建设

便民服务

友情链接

中国志愿服务网 中国共产党员 人民网

Copyright © 2017 - 2021 新乡市牧野区茹岗社区 服务热线:0373-3388106 地址:新乡市牧野区建设路350号 豫公网安备 41071102000648号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