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建设 > 文化传承

    茹氏宗祠位于新乡市牧野区茹岗村中环内,茹氏宗祠北倚太行,南绕卫水,是一个不可多得要好去处,当年我们的先祖可能就选中了这个地方。茹岗又名凤岗,相传远古时期一只凤凰落巣于此,因而得名,然而又有人考证和市地名词条选注中解释,3000多年前,曾经发生在新乡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牧野之战,武王伐纣时,武王住龙岗,武王夫人住凤岗,凤岗的来历就出自于此,军事姜太公住龟岗,武王伐纣陈师之地于牧村。三岗相连,紧靠牧村,这一带也是一个绝妙的战略要地。
    茹氏宗祠自建成后,就承担起了教育子孙后代的责任,那些已故和健在的耄耋老者,大多都曾就读于宗祠这座私塾学堂。建国初期,由于贫穷,附近有些村庄办不起学校,茹氏宗祠又以崭新的面貌——茹岗小学,接纳了数十个村庄来这里求学的孩子。这里的文化启蒙,使他们逐渐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从这里走出去,进入大学殿堂的枚不胜举,有些走出了国门,成为国家的栋梁。因此,茹氏宗祠又是文化教育的摇篮和殿堂。
    1963年那场洪灾,大地变成了一片汪洋,村里出现危房。部分村民无家可归,茹氏宗祠又安全地接纳了这些群众,使乡亲们顺利地渡过了这道难关。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高年级学生搬迁到了新校园,初级班仍继续留在茹氏宗祠授课。
    九十年代,茹氏宗祠又成了老年文化体育活动中心,老年人在这里载歌载舞,享受着晚年的快乐。
    二十世纪末,茹氏祠堂又办起了学前班,解决了一些家长的后顾之忧,使那些幼儿提前受到了教育。
    茹氏宗祠自清乾隆十八年建成后,虽经先人多次修整,但由于历史和社会原因,多年来得不到保护,使得茹氏宗祠山门、陪房不复存在,致使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痕迹消失殆尽,让一个好端端的茹氏宗祠变得面目全非,只剩下摇摇欲坠的神殿,向族人发出声声哀鸣,看着残垣断壁,不遮风雨将要倾倒的宗祠大殿,世人发出叹息,族人深感痛心。有着传统文化,又在新时期有着非凡贡献的茹氏宗祠,决不能毁于一旦。近几年来六续家谱之后,族人多次提出要求修复茹氏宗祠的建议。
    2006年10月,我们接待了来自洛阳、宜阳、义马的茹氏家族客人,聚在一起共商建立河南茹氏家族总谱的大计,并在义马等设立了河南茹氏族谱编辑部,新乡市、县十几个村的茹氏代表五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代表们群情激昂,一致通过了建立河南茹氏总谱的决定。这一表明新乡市、县茹氏族谱六续之后的第七次续谱。
    代表们并对整修茹氏宗祠进行了广泛热烈的讨论,整个会议气氛和谐,团结向上,代表一致认为盛世修志、盛世修史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寻根问祖,饮水思源是人之常情。到会代表在宗祠举行了拜祭。段屯茹呈智向大家介绍了茹氏的起源和历史,宗谱理事长茹呈钢作了修复茹氏宗祠的动员,各村代表认为修复宗祠是我族人的大事,迫在眉睫,纷纷表示,这次修复宗祠要钱出钱,要力出力,充分显示了茹氏家族的团结。
    2007年6月茹氏宗祠筹建理事会成立,经过近一年发动宣传,筹集资金,2008年5月2日举行了茹氏宗祠开工奠基仪式,并于2008年12月竣工。同时中国风水研究会秘书长茹氏宗祠筹集理事会秘书长茹呈智历经两年的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撰写了茹氏溯源和新乡凤岗茹氏族史大事记,以较大的篇章,诠释了新乡凤岗茹氏六百三十九年的历史,使得重修后的茹氏宗祠展现历史风貌的同时,又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茹氏宗祠修复期间,得到茹岗村两届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他们无代价地拆除了宗祠里的其他建筑,净化了广场,铺设了宗祠门口的道路,架设和安装了宗祠内的电路,并给予资金方面的资助,使新乡市茹氏族人十几个村的代表受到极大鼓舞和感动。
    2009年4月4日,我新乡市茹氏族人在凤岗茹氏宗祠隆重举行了乙丑清明祭祖和茹氏宗祠竣工庆典仪式。天刚亮,茹氏宗祠就擂响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大鼓《古风鼓》,茹岗村老年秧歌队以独特的风采前来助兴。此时的我新乡茹氏族人,个个衣着整齐,满怀喜悦的心情,等待着乙丑清明祭祖和茹氏宗祠竣工庆典仪式这一时刻的到来。来自宜阳、义马、洛阳、山西、南阳、平顶山、郑州、小冀等地茹氏代表及嘉宾二百余人。他们和新乡茹氏族人共同拜祭了茹氏先祖,并发了言。新乡文物局贺科长代表市、牧野区文物局作了《尊重历史、保护文物》的重要讲话。茹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春兰讲了话,并对茹氏族人拯救茹氏宗祠这一文化遗产的举动表示赞赏和支持。河南省总工会副主席茹嘉孝、原新乡市委副书记茹银格、南京军旅作家茹洪源、河北峰乡矿经理茹光磊到会祝贺,最后新乡茹氏宗祠筹建理事会会长茹呈海致谢词,与会人员达五百多人。大会在祥和的气氛中,获得圆满成功。
    当今社会和谐,盛世太平。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物的保护,是每个公民应尽得义务和责任。为此我族人在重修茹氏宗祠的基础上,一定要保护好这一文化遗产,让这座有着历史文化的茹氏宗祠,在新的历史时期内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它那独特的风貌,慰藉先哲,昭示后人。

新乡市茹氏宗祠筹建理事会

文化传承

便民服务

友情链接

中国志愿服务网 中国共产党员 人民网

Copyright © 2017 - 2021 新乡市牧野区茹岗社区 服务热线:0373-3388106 地址:新乡市牧野区建设路350号 豫公网安备 41071102000648号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