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建设 > 文化传承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古凤鼓

更新时间:2017-10-30 14:21:03点击次数:8787次字号:T|T

《古凤鼓》是火神庙祭祀所用之鼓,俗名《轰雷炮》,含意就是鼓声如雷。只要你擂响这盘鼓,再加上镲和其他铜器的配合,那种节奏和激情雄壮、激昂,犹如万马奔腾、气吞山河的鼓乐极巅,迫使你把大鼓越敲越响。多少年来《古凤鼓》一直是我村沿用的传统大鼓,不管是庆典、过节,只要擂响《古凤鼓》,村民都会笑得合不拢嘴。鼓手们更是甩开膀子,把鼓镭的震天响,特别是过大年,寒冬腊月,这些人更是个个穿着单衣,头上冒着热气,充分表明《古凤鼓》所彰显出来的民族精神。


我村火神庙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距今已两百多年,由于战乱和其他原因,现已不复存在,唯有祭祀所用的《古凤鼓》,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和努力,用心血保存下来。在我们挖掘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我们深深体会到先辈们为保留这一文化遗产所付出的艰辛。由于当时的文化落后,又没有记录的方法,全靠先辈们默记死背传了下来。那时生活又苦,缺吃少穿,但他们敲起《古凤鼓》时,个个忘记忧愁。在回忆起张德勤老人时,都夸他个子高、力气大,耍起那十几斤中的大鑔,扔出一丈多高,接在手中镲音不乱。由于《古凤鼓》时间久,又没有详细资料,我们走访了长者多人,参照了部分姓氏家谱和有关资料,粗略排序了有关《古凤鼓》几代传人:
第一代:张顺  贾振汉
第二代:张德勤  张尊青  张德纯  茹应昌
第三代:张尊喜  贾长荣  贾玉山  茹耀柱  张德伊
        茹呈广  赵邦臣  潘德纯  茹  桂  李全耀
第四代:张德立  张性山  茹呈兰  茹耀富  茹耀田
        茹耀政  茹耀臣  茹呈贵
第五代:张性合  茹呈禄  茹呈石  茹呈元  茹祥同
        张德秋  张本玉  赵振德
第六代:以张性义、茹祥义、贾景发为代表的第六代传人,他们在继承传统《古凤鼓》的同时,花费了二年多的时间将这一传统大鼓以续谱的方式排列下来。《古凤鼓》鼓谱一共分五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它独到之处,听到他们用鼓谱擂响的大鼓,从内心感激他们对我村传统《古凤鼓》的传承和发展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近年来,他们带着我们的传统大鼓参加企业和商场的庆典庆贺数十次,宣扬了传统文化,展现了《古凤鼓》的风采。而且他们还无私地将这一传统大鼓传授给西牧村等附近几个村庄。目前在他们三个人的指导下,我村学习这一传统大鼓的形成了高潮,而且能熟练上阵的大有人在,他们是:
茹祥然  张性玉  张性田  茹常军  茹祥宾  茹祥春
赵振勇  韩立臣  茹清保  郭学功  赵无限  李万保
李平均  李均亭  陈玉生  史玉祥  茹庆志  张本义
张本齐  茹呈业等
可喜的是后生可畏,又有周亚康、吴迪、张余新、王静等几个十多岁的娃娃,也能有模有样地将这传统的《古凤鼓》按顺序敲了下来,更说明后继有人。我们坚信有这样的好苗子,有广大群众积极参加与热爱,《古凤鼓》这套具有悠久民间传统的文艺一定会更加发扬光大。
二0一0年十二月,由新乡市人民政府公布,新乡市文化新闻局颁发,古凤鼓为新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茹岗社区)

文化传承

便民服务

友情链接

中国志愿服务网 中国共产党员 人民网

Copyright © 2017 - 2021 新乡市牧野区茹岗社区 服务热线:0373-3388106 地址:新乡市牧野区建设路350号 豫公网安备 41071102000648号
[管理登陆]